南宫NG28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,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。9月4日,以“智造•金桥:以‘新’破局,以‘质’致远”为主题的第六届金桥科技创新季正式开幕。本次活动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,由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(上海市国际科技交流中心)、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与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,旨在推动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,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开幕式汇聚了政府代表、院士专家、企业领袖及投资机构等多方嘉宾,线人。
近年来,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承载区,金桥正从传统制造基地加速转型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“智造创新集聚区”。本次活动不仅聚焦宏观战略与前沿技术,还通过企业路演、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,全面展现金桥在推动产业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方面的扎实举措与创新成果。
智能制造被视为新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。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在主旨演讲中强调,“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”。他深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,指出智能化的核心在于构建“感知-认知-决策-执行”闭环,并特别强调了多传感器融合、环境感知、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突破。他还提及低空经济、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等新兴领域,为智能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。
作为从金桥成长起来的制造业代表企业之一,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在活动期间发布了“睿可(rico)”系列多可仿生机器人。公司研发总监陈宏伟在主题分享中表示,当前制造业尤其在汽车、建筑等领域仍面临自动化程度不均、工艺非标准化、极端环境作业难等痛点。中科新松通过提升机器人单体智能,强化其在感知、认知、运动、操作和交互五个方面的能力,推动机器人从单纯执行机构向智能载体转变,以支持多任务、多场景的柔性生产。
金桥历经三十余年发展,已从传统制造基地跃升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、高端装备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,金桥正全力推进“上海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”和“金桥5g产业生态园”等特色园区建设,构建有利于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的创新生态。
创新集市作为科技季配套活动于同日下午举办,以“新破局南宫NG28、质致远”为主题,集中展示了水下机器人等20多项装备制造产业链创新成果。同期还举办了“2025金桥‘质造投融’双链对接项目路演会”,汇聚多家优秀企业与投资机构,通过精准的“相亲式”对接,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与资本高效融合,为项目快速转化注入新动能,成为“新质生产力”落地实践的生动写照。
合肥爱宋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“中华珍宝馆”项目是路演项目之一。该项目通过十余年数据积累,构建了涵盖数十万件中国书画、青铜、玉器及西方艺术品的专业数据库。项目负责人刘镠表示:“我们远不止于‘数字化存档’,还借助ai图像识别、语义分析和高清渲染等技术,实现艺术品的智能检索、字体识别与创作辅助,显著提升艺术研究、教学与创作的效率。”他强调,传统文化与科技并非对立,在数据与智能算法的驱动下,传统文化可被重新激活、广泛传播,并衍生出新的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。
另一路演项目来自爱马斯机器人工程(上海)有限公司,其“智能工厂调度引擎”(工厂大脑)专注于家居领域,致力于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“用得起、用得好”的数智化解决方案。项目负责人母建峰介绍:“通过硬件模块化、软件平台化,我们将原需五百万元的自动化产线改造成本降至几十万元级别,真正帮助中小企业在智能物流、产线调度、数据采集等方面实现升级。”他多年来的愿景是“让中小企业也有资格使用数智化”,希望推动家居机器人从“样板间”走向“商品房”。
上海市科协按照“科创中国”整体部署,聚焦“四服务”职能,紧扣金桥智造产业发展需求,联合浦东新区科协及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,共同策划了本次2025年金桥科技创新季活动,通过深化“科创”、服务“双创”,为金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蓄势赋能。